李伟峰-《老年社会工作》授课计划

作者:发布时间:2016-11-02浏览次数:

授 课 计 划

2016 — 2017学年 第一学期

学 院: 太阳集团电子游戏官网

课程名称: 老年社会工作

课程编码: 23A08107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 48 (理论:48 实验: 0 )

学 分: 3.0

授课时间: 周二1-2节、周四1-2节

授课地点: 1J507、2J204

教 学 班: 社工1401

授课教师: 李伟峰等

填报日期: 2016年8月 27日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授课计划

一、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内容简介:

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老龄化的日渐加深,老年人问题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培养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人业已提上议事日程。《老年社会工作》是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将在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老年人的独特身心特点、人生经历、动机需求,从社会、文化氛围出发,充分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老年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恢复功能并安享晚年的服务活动和服务过程。

(二)课程目标:

1.掌握握影响老化进程的生理、心里和社会方面的相互关系。

2.了解中国大陆老年人口的特征以及该群体对现实和将来养老政策和服务模式的影响。

3.掌握老年人应付晚年转变所需的主要社会服务、服务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4.掌握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概念和实务。

二、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项目

(一)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程讨论,鼓励学生多发表自我意见;协助学生能够把课程的理论和方法用于课后实践;要求学生课程作业讲究诚信,杜绝剽窃。

(二)教学活动项目及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以理论教授为主。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围绕一定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记入总成绩。

理论教学48学时。

三、成绩考核

(一)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勤,分别权重30%、30%、40%。

(二)期末考试成绩:闭卷、笔试

(三)最终成绩组成说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

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1版

邬沧萍:《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朱佩兰:《安老与社会工作》,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范明林:《老年社会工作案例评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梅陈玉婵:《老年社会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五、教师联系方式及答疑要求

liweifeng96@163.com、学生答疑不拘泥具体时间、地点,由师生商定

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策略

第1-2周

学时:8学时

授课内容:

第一章

第一节 社会工作与老年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

2.老年社会工作

第二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1.老年人

2.人口老龄化

第三节 老年人问题与人口老龄化问题

1.老年人问题

2.人口老龄化问题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并且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的基本概念;能够在某些相关概念之间作出联系与区别的判断。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34

学时:8学时

授课内容:

第二章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老年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

1.撤退理论

2.活动理论

3.年龄分层理论

4.亚文化理论

5.交换理论

6.角色理论

第三节 生死观

1.生死观的一般观点

2.中国人的生死观

3.濒死、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权利”

目的要求:学成此课后,学生能够:掌握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掌握本学科发展史上的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及其评价。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第5-6周

学时:8学时

授课内容:

第三章老年社会工作方法

第一节 个案工作

1.处理模式

2.短期处理模式

3.未来方向

第二节 团体工作与老人

1.老年人的团体经验:互助团体

2.团体约定的障碍

3.团体服务之连续性

4.团体特质、目的、类型

5.团体发展阶段与社会工作技术

第三节 社区组织、社会计划及动员策略

1.需求

2.处理模式

3.改革策略的主要形态

4.组织

目的要求:学成此课,学生能够: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环境、条件要求;掌握社工三大方法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及其特点。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第7-8周

学时:8学时

授课内容: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家庭照顾

第一节 家庭与社会工作

1.家庭与家庭结构

2.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变动

3.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

4.家庭与老年社会工作

第二节 家庭养老

1.家庭在老年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家庭养老功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3.发挥家庭养老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要求:学成此课后,学生能够:掌握家庭在老年人养老中的作用,家庭养老方式的弊端及挑战。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第9-10周

学时:8学时

授课内容: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的机构照顾

第一节 老人接受住院照顾的原因

第二节 住院照顾服务的形式与功能

1.住院照顾的形式

2.住院照顾的功能

第三节 机构生活面面观

1.老人入住院舍可能遇到的困境

2.住院照顾质量

第四节 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职务

1.与老人直接工作

2.与老人家人工作

3.机构内的工作

目的要求:掌握机构照顾在老年人养老方式的意义,以及完善机构养老方式的途径。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第11-12

学时:8学时

授课内容:

第六章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社区照顾

第一节 社区照顾的有关问题

1.社区照顾概念

2.社区照顾类型

第二节 社区照顾的理念基础

1.正常化

2.社会角色的激发

3.增能

4.公民权

第三节 社区照顾的社会基础

1.社会支持

2.社会支持网

第四节 社区照顾的方法(个案管理)

目的要求:掌握社区在老年人养老中的作用。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