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李宗华-工业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作者:发布时间:2016-05-26浏览次数:

《工业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IndustrialSocialWork

课程编码:23A08022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推荐教材:

周沛:《企业社会工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目:

钱宁:《工业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社会工作的历史、我国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概况,学会理性思考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维护员工权益、增进职工福利的基础上,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主要任务是系统讲授工业社会工作的概念与理论,过程与实务等,使学生掌握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职业生涯、情绪疏导、工作压力与应对、心理危机干预、人际关系协调等实务领域的理念、知识与方法,提升实务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工业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了解工业社会工作的过程及其相关理论。

2.学会运用工业社会工作实务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开展员工福利、职业生涯、情绪管理、闲暇生活、劳动冲突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服务。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核方式:课程成绩采取考试方式,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工业社会工作概述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开展工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理解工业社工的概念,明确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系统、服务领域与对象;工业社会工作的功能、服务角色、伦理原则与伦理困境,掌握工业社工的服务模式、介入路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开展工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工业社会工作概念的理解、工业社会工作的功能、工业社会工作的伦理、工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社工扮演的角色。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工业社会工作概念的界定

一、对工业社会工作的多种解释

二、工业社会工作的定义

三、开展工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四、工业社会工作目标与特征

第二节 工业社工服务对象系统、介入模式与方法

一、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二、工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三、工业社会工作的理念

四、工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包含的主要内容

五、工业社会工作的功能

六、工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第三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角色与伦理

一、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角色

二、工业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

三、工业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第二章 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概述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工业社工兴起的历史条件,明确工业社工的发展现状,懂得工业社工介入职业制度的意义。把握工业社工的发展的动向,理清工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脉络。

[教学重点与难点] 工业社会工作兴起的历史条件、工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美国的工业社会工作

一、工业社会工作的产生

二、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三、美国工业社会工作成熟的主要标志

第二节我国港台地区的工业社会工作

一、台湾的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二、香港的工业社会工作

三、港台地区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

四、大陆地区的工业社会工作

第三章 员工福利服务 建议学时:10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员工福利的内涵,把握员工福利发展的来龙去脉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明晰员工福利的基本架构、主要项目,掌握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的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法定福利与非法定福利、员工帮助计划、企业员工福利、社会工作介入福利手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员工福利概述

一、西方国家员工福利的界定

二、我国关于员工福利的界定

三、员工福利与社会福利的区别与联系

四、员工福利的类型

五、员工福利的历史发展及未来趋势

第二节 员工福利结构与主要项目

一、法定福利

二、非法定福利

第三节 员工福利服务手法

一、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法定福利服务

二、企业社会工作介入非法定福利服务

三、员工福利方案(计划)的设计、实施与管理

四、企业社工在员工福利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第四章 员工职业生涯服务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脉络,熟悉并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理论,理解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懂得个人如何进行职业生涯周期管理;掌握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实施步骤与方法;组织职业生涯计划工作的内容与开展要点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理论、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实施步骤与方法、组织职业生涯计划工作的内容与开展要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

一、组织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二、如何进行组织中的员工职业生涯服务

三、企业社会工作之员工职业生涯服务领域

第三节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一、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

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原则

第五章 员工情绪管理 建议学时:10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对员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价值,学习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指导下,运用专业的技术与方法认识、评估员工的情绪,采取合理的介入措施,帮助员工疏导情绪、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冲突,化解危机、应对压力,改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情绪疏导方法、理性情绪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危机干预方法及注意事项、工作压力的应对方法、人际关系协调方法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情绪压力与应对策略

一、情绪的概念及种类

二、情绪的功能

三、情绪调节与压力应对

第二节 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一、工作—家庭关系理论

二、工作家庭失衡的原因

三、工作家庭平衡计划的内容

第三节 心理危机干预

一、危机的概述

二、危机干预

三、危机干预的步骤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六、心理危机干预时的“为”与“不为”

第四节 人际关系协调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与作用

二、人际关系协调的原则

三、人际关系协调的方法

第六章 员工闲暇生活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闲暇生活对员工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有关闲暇的理论与闲暇的历史变迁,针对不同员工群体设计闲暇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员工闲暇生活的意义,闲暇的理论,不同层次群体的闲暇活动,工业社会工作在企业层面、个体层面介入闲暇活动。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闲暇的概念与意义

一、闲暇的含义

二、职工闲暇生活的意义

第二节 有关闲暇的理论与闲暇的历史变迁

一、与闲暇有关的理论

二、闲暇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闲暇活动的类型和不同员工群体的闲暇活动

一、员工闲暇活动的类型

二、闲暇活动的层次

三、不同员工群体的闲暇

第四节 工业社会工作与员工闲暇

一、工业社会工作在企业层面的介入

二、工业社会工作在个体层面的介入

撰稿人:李宗华 审核人:赵宝爱